2012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通知》(中办发〔2012〕14号)出台,对新时期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切实规范办文程序,严肃办文纪律,确保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落到实处,现就进一步规范全县党政机关公文文稿报送工作通知如下:
; Y9 B7 I( ^" f2 @3 t- \3 y
8 C' k# ^, q* Q7 G1 K: R 1、凡向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报送的公文须本着确有行文必要的原则,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要求拟制。( w, y5 u4 D% {7 J; o8 q6 Q6 W7 M
7 ~ d H* I( h 2、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可自行行文或能够协调相关部门联合行文的文件,原则上不以县委、县政府文件或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文件制发。确需以县委、县政府及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文稿由相关部门代拟。3 @2 X0 W6 b- B& _& i! j7 m
2 |* M2 G$ P* Z
3、部门代拟文稿需附对应的拟文签发卡送审。以县委、县委办公室名义行文、县委、政府联合行文或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行文的一律使用“中共安龙县委办公室拟文签发卡”,以县政府、县政府办公室行文的一律使用“安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拟文处理签”。文稿拟制附签后拟文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认真把关并签字。文件内容涉及多个部门的,牵头部门应事先与其他部门协商一致后会签,并将涉及部门会签意见作为附件一并报送。
" k8 a. r6 j; q7 J4 q$ V% ?3 S' r# O* }+ h
4、部门代拟文稿统一送县委办公室秘书一股或县政府办公室秘书一股登记、初审。规范性文件需经县政府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核。县委、政府领导同志不签发未经两办审核的文稿,杜绝公文倒流。需以县委、政府联合行文的,县政府办公室秘书一股登记、初核后,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或分管副主任进行第一道审核把关后商县委办公室主任或分管副主任会签后送县委、政府相关领导签发;以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的,到县政府办公室秘书一股登记后,由县政府办公室进行第一道审核把关后送县委办公室秘书一股,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签发。 j; @! o' w5 Y1 m$ z" v
/ x, Y6 Z3 E" ?4 T. b( c
5、各乡镇、各部门上报县委、县政府的请示报告类公文,均应使用“请示”、“报告”等正式文件形式,由主要负责人签发。请示要一文一事,内容言简意赅,明确一个主送机关,同一份请示件不能同时请示县委和政府。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或需要办理的建议事项。; \: n* y- d* ?
( N# E- m" \/ m
6、需请县委、县政府领导出席并讲话的会议、仪式或活动,由主办部门代拟领导讲话稿。讲话稿要注重质量,涉及把握不准的数据要商相关部门核准,严禁在上报的稿件中出现让县领导帮助填写数据的“填空题”。讲话稿的报送按部门代拟文稿的报送程序执行。
! ?/ f: j1 w" Y! {3 l1 K3 a4 U; @) d* t; s" m% o/ n9 ?
7、各乡镇各部门上报县委、县政府的公文,要严格按照“一口进、一口出”的原则,由县委办公室秘书一股或县政府办公室秘书一股统一受理后,按程序审核、登记后呈批。除县领导同志直接交办的个别事项和需要直接报送县领导同志的绝密公文及少数特别紧急事项外,各乡镇各部门不得直接将未经两办审核的公文报送县领导同志个人,更不得将一份公文同时报送多位领导同志。
7 N/ @6 ~: ?- V: b9 E: v" _9 B$ r7 l# _. k" t" k# q' J& i
8、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实行严格的退稿制度。对不符合公文格式、报送程序不规范、文稿质量较差的公文,一律退回报文单位。因报送不规范而延时误事的,由报文单位承担相关责任。 & B& B9 X( Q2 o& m' f
( C* n5 e! G. _$ C) y c 9、各乡镇、各部门的一般性文稿需提前5—7个工作日送县委办公室或县政府办公室,两办在接到文稿3个工作日内办结,紧急文稿需提前1—2工作日报送,两办及时办理,接收日期从两办审核确定报送的公文为合格公文之日算起。6 `7 T* ?, f- A
0 E- H' X: U; r0 @8 H- d 10、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将进一步加大对公文报送的监督检查力度。将定期不定期对各乡镇各部门报送县委、县政府的公文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视情予以通报。
# O, z V' d0 v( Q5 u; |& a. A$ ` G6 X$ {/ t
|